在素以优雅著称的法语里,面膜唤作lemasque,是个阴性名词儿,虽然法语也把桌子房子一古脑儿算作了阴性名词,但要说最能代表女性的护肤品,除了面膜还有谁能当此殊荣。
范菁:皮肤学硕士,皮肤科医师,从事各项皮肤疾病相关临床诊疗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过敏反应的作用机理及干预。
首先,男士护肤品多为基础的洁面泡沫、爽肤水、润肤露等等,面膜类产品踪影难觅;其次影视剧里也常常可以见到白天或保守或时尚的各色女性,一到晚上立刻糊上一脸各色泥巴或是扮作纸面具造型且不笑不说话一脸壁板,无不例外,以此表现女性是多么热衷此道,虽说表现手法略嫌模式化,却也有它的道理。
话说面膜这东西,人人都用,价高价低落差极大,但各有拥趸,从几块一张的面贴膜,到上千的紧肤抗皱面膜,甚至还有坊间流传的各色如化学实验般的面膜调配大法,几克鸡蛋清加几克珍珠粉,或者半瓶养乐多,切片黄瓜,甚至咖啡粉燕麦片都可往脸上贴。
本人对此类DIY产品敬而远之,不吸收不说,是否会引起过敏也未尝得知,我不必拿我的脸去做试验田冒险,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是DIY面膜冷感者。林林总总面膜大军,各司其职,各有千秋,按照使用形式来分一分:
1号选手乃撕拉型面膜,作风略强悍,擅长打皮肤油脂黑头攻坚战,通常在你涂抹到脸上以前是胶状的液体,附着在皮肤表面后逐渐变身成一层薄膜,通常此时皮肤会有收缩和被拉紧的感觉,面膜完全干燥后轻轻撕拉下来,可以带走毛孔里的油脂和污垢,改善油腻感立竿见影。
友情提醒:油性肌肤不可过于频繁使用,以免反复撕拉扩大毛孔;干性及敏感性肌肤不适合使用,除非你想皮肤变得更干更敏感。如果需要使用的话,一月一次到两次是个比较合适的频率。
2号选手为水洗型面膜,是个两面派,因为通常会同时添加深海泥等清洁成分和保湿剂,可以平衡兼顾清洁和保湿,大多数肌肤类型均可使用。除了本身的清洁成分能够吸附油脂外,保湿成分还可以软化毛囊口的皮脂堆积物,使白头黑头更易去除,不过清洁力度就会略逊于撕拉型面膜。
建议使用频率:每周一次到两次,油性肌肤可以增加到三次,干性肌肤可以减少到两周甚至一月一次,看使用后皮肤舒适度而定。
3号选手是我的,即乳霜/凝露型面膜,可每日使用,且可水洗又可直接擦拭清洁,效果立竿见影,实为日常生活居家旅行之必备良伴。这类面膜多以补水保湿为主要诉求,添加芦荟、海藻、玫瑰等经典的植物保湿萃取物、以及荷荷芭油、乳木果油等等保湿滋润成分,根据肌肤类型选择不同质地的面膜就好。凝露质地的面膜最适合出油多和混合性肌肤者,不含油分单纯补水,炎热夏季放进冰箱,拿出来使用还能够代替晒后修复。
偏干或者中性肌肤者不如多多使用乳霜状的面膜,补水补油,两全其美,有些过夜面膜,偶尔还可以代替面霜,早晨起来皮肤柔软滋润。
4号选手非常主流非常红——贴布式面膜,几乎每个女性面膜列表上都会有它。化妆品制造商会将预先调配好的高浓度精华液浸透面膜纸并密封包装出售,而我们要做的,只是一撕(撕开包装袋)一贴(敷贴于面部)就OK了。如此简便快捷,怎不广受欢迎。除了敷面膜时不能出门见人以外,几乎没有缺点。这类面膜需要考量的有两点,一是贴布的质地,是否可以吸到足量的精华液,如果纸张薄薄,那么大多精华液都留在袋子里岂不心痛?二是面膜贴布的剪裁,要易于贴合面部轮廓,不要横里太长,竖里太短,有些微的弹性可以拉伸贴合曲线则更为完美。
通常,贴布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类面膜都具有一定的保湿功能,不会有太强大的清洁作用,就是把精华长时间地停留在皮肤表层,“逼”着它渗透入皮肤的深层,所以敷完面膜,都会觉得皮肤比原来透亮了,这是角质细胞吸足了水分的关系。
此外,厂商亦会开发添加各种成分比如紧肤、抗皱、美白来增加面膜的功能(当然,也提高了面膜的售价),使得我们使用时达到一张面膜多效的目的。建议使用频率:每天一次至每周一次均可,视皮肤状况和经济条件而定。
但是,提醒一句,面膜好比是正餐之外的甜点,错误用之,火上浇油,正确用之,才能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