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人类用火的时候。『灸』字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解释做『灼』,古人用火灼体倍感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更多的病痛。艾草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把龟甲纹与人体的血脉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手段。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黄帝内经》中讲:“药之不及,针所不能,必须灸之”, 炙法一直被人们所崇尚、喜爱,艾炙也被历代医者称为“百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