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国内胶原蛋白原料制造商时了解到,目前我国胶原蛋白添加型护肤品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江苏无锡等地亦有工厂进行该类产品的研发制造。但一个不可回避的技术难关,是胶原蛋白成分的“常温变性”、“经皮吸收”难题。通俗的说,就是胶原蛋白型护肤品对存储环境的温度要求极高,且在不少“美容达人”的宣传下,消费者普遍担心胶原蛋白能否经过皮肤体表进行有效吸收,而这也正是近年来胶原蛋白饮品大行其道的“理论前提”,即“胶原蛋白喝着有效、涂抹无效”。
马晓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可丽金运用的“类人胶原蛋白”专利,堪称将胶原蛋白护肤划分为新旧两个时代。经过对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学及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等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应用,目前类人胶原蛋白已经可以实现产业化,极大地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中国能够出现类人胶原蛋白添加型护肤品,就是由于这款成分的原料价格我们目前已经做到国际市场的十分之一。”
仅有价格优势,可丽金也只能是零售价格在100元至300元间的中高端护肤品品牌之一,但破解了“常温变性”“经皮吸收”难题,可丽金或将成为胶原蛋白添加型护肤市场的“技术大牛”。据了解,类人胶原蛋白成分目前在零下190度至零上72度间都可以保证稳定性能,这就使得消费者的日常使用不会发生因常温环境下储存不当而产生的产品性能失效。记者曾经在上海、江苏等地的专营店内采访时,曾见到某胶原蛋白护肤品牌给经销商配备产品专属冰柜,就是为了解决产品性能稳定性问题,但当地专营店主表示这样的售卖方式很难得到消费者青睐,对专营店的陈列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针对胶原蛋白在体表难以吸收的问题,马晓轩表示,中国医师协会对3万名消费者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有70%以上的人群是亚健康皮肤状态,即皮肤屏障功能或多或少均出现受损,而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体表会出现类似于肉眼难以看到的细孔,化妆品中的功能效用大多是经过这些细孔被体表吸收,类人胶原蛋白亦不例外。因此目前流行的“胶原蛋白难以吸收”的论调,在临床试验中并无相关理论支撑。
据了解,类人胶原蛋白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当年度一等奖空缺,记者注),2014年开始应用于护肤品制造,可丽金旗下的健肤系列、敏感系列等产品今年开始大规模投向大众护肤品市场,目前SKU数量为10款,与国际通行的医学美容品牌精简产品线的作风十分吻合。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可丽金品牌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厂房目前已经投产,且今年开始二期厂房的投资建设,将追加投资2.5亿元。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是,可丽金针对前述皮肤病医院及门诊的专用产品,2014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2亿元。马晓轩认为,这是专业领域对于可丽金类人胶原蛋白产品功能的认可,而可丽金此番进军大众护肤品市场收效几何,很大程度上也将依赖“好产品自己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