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苦、风湿性颈肩腰腿痛等时,许多人会选择贴膏药来缓解和。在运用上,贴膏药需考究“四个准”。

找准症状。每一种膏药或药膏都有其共同的药理效果,临床应根据中医辨证来运用。如遇感触风寒引起的缓慢腰腿痛、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追风膏药等散寒,舒筋、止痛。橡皮类药膏具有消炎止痛及祛腐生肌的效果,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伤害及缓慢溃疡创面等有较好的效果。
贴准位置。贴膏药时一定要找准位置。许多人贴膏药喜欢估摸着贴,比如因颈椎病引起的痛苦,有些人或许会在臂膀、膀子上等都有酸痛感,大致贴这些部位,并不能处理病根,正确的办法应在颈椎上找到压痛点。除找准痛点外,贴膏药时还要根据病情选择“对侧痛点”。如膝苦的患者,假如是关节内的病变,关节的肌肉会构成保护性挛缩,在关节前后都要贴膏药,且贴的部位轮换着来。
此外,在贴膏药前,应先用热毛巾将准备贴膏药的部位擦净、拭干,这样有利于患处的张开,可以让更好地透皮吸收。假如由于气候冰冷,橡皮类膏药的基质变硬,不容易在皮肤上贴牢,这时可以用刚倒了热开水的杯体熨3~5分钟或者用热水袋熨热,待膏药体稍有溶解,即可敷贴患处。但不能运用煤气加热,由于煤气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吸收,然后经皮肤进入人体,损害健康。
记准阶段。一般来说,每日贴膏药的时长以8~12小时为宜,破溃的创面不要贴。两次使用之间应适度清洗患处,铲除黏附在皮肤外表的药垢,之后让皮肤恰当歇息。由于皮肤需求呼吸,汗腺、皮脂腺需求分泌,长时间敷贴膏药,易形成部分温度高、湿度大,会刺激部分皮肤,产生瘙痒等不适。

看准忌讳。膏药含有的成分都有其相应忌讳,譬如凡含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化瘀成分的膏药,孕妈妈均禁用。孕妈妈的脐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贴膏药,避免部分刺激引起流产。贴药后如部分皮肤呈现水疱、瘙痒,或许是过敏,应立即停止药就医。用药期间,应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