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将之,在这个即将被喜庆笼罩的时刻,我们也不能忘记护肤品知识的学习。但是护肤品知识众说纷纭,让我们对肌肤护理充满迷茫。下面就让我们来个大盘点,看看到底哪些是对哪些是错。
1、皮肤更新周期是28天,所以护肤品要连续用足28天才能看到效果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如果某件护肤品对你没有刺激,而且你也喜欢它的使用感,那就坚持28天或者用完。期间注意皮肤的变化和自身感受,譬如是否逐渐有饱满感,肤质是否变细腻,光泽度是否增加……这些细微的变化不一定非得等28天才会显现,而是一天天积累而成。不过,抗衰老、祛斑斑等护肤品,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医学上的观察期往往持续三个月乃至半年以上。如果用完一瓶感觉起了一点效,就继续坚持使用。不要同时多瓶护肤品轮换用。
2、洁面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低,接触皮肤时间短,基本上没有实际护肤作用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某些成分确实能在洗脸过程中就开始发挥效用,如舒缓类;二来短时间接触一些低浓度成分,有助提高皮肤对于某些可能引起刺激成分的适应力,譬如在进行果酸前,医生可能会推荐你先使用一周左右含少量果酸的洁肤品,此时果酸的效用不在“焕肤”,而在减轻皮肤正式时的不适。
3、快的保养品一定对皮肤伤害大
这种说法不一定,主要取决于“”的机制是什么。皮肤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可随外界的变化自我调整适应和修复。当它受到的刺激超过“代偿”范围,无法及时自我复原时,就需要保养品的帮助。比方说,好的保湿品能模仿皮肤天然的保湿机制,快速补水,防止水分蒸发,效果几乎在涂抹时就能感受到。单一求效果而粗暴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会造成伤害,譬如为“嫩”而过度去角质,为“美白”而用刺激药品杀死色素细胞等。
4、“温和”就一定意味着“效果慢”
这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温和”与“有效”没有直接关系。前者指的是涂抹时的感觉,在皮肤健康的前提下,使用舒适,无刺激感的保养品,都可以说“温和”。快慢,则因保养品配方以及使用者自身状况和需求而异。有些成分在刚用时会有刺激感,只要皮肤适应后就无大碍,也要注意,某些成分在使用时并没有刺激感,却可能有长期隐患。具备一定美容成分知识之余,在使用一件保养品,特别是美容院私自调配、买卖的产品时,必须谨慎,咨询皮肤医生。
5、涂完保湿面霜后,用皮肤水分测试笔进行测试,水分提高值大的就是好的保湿产品
这种说法不一定。水分测试笔检测的是角质层含水量,即便不用任何保湿,洗完手后,你的角质含水量也会显着提高,但这些水分很快就会流失。相对更合理的做法是在用完补水产品后几个小时以及第二天再测。不过,角质含水量并非越高越好,理想的保湿霜,可减少皮肤水分的流失,将含水量维持在正常健康的范围内,却未必能快速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因此,不用过于迷信美容柜台上的“水分测试笔”,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觉得干燥问题改善了,就是适合你的产品。
6、成分表不明确的东西不能用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如果你看中的护肤品,除了价格看得懂以外,其他全都是英文、日本、韩文等,也没有明确的成分表标签,那就果断丢掉吧,不要相信BA说这是纯进口的,没有成分表绝对是违禁产品哦。
7、医学美容效果快,能各类皮肤问题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皮肤问题无法“”,即便依靠医学美容手段快速解决,仍有复发可能:痘痘会再长,色斑会重新出现,都属正常现象,特别是如果在接受医学美疗后不注意日常的养护,复发的几率就更大。另外,医学美疗效果快,也并非都能立竿见影,不同的皮肤问题需要不同的疗程,切勿以为一次就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