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夏天将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气温越来越高,白天越来越长,开始流行着夏装等清凉打扮,在广大农村地区,一方面春种作物生长旺盛,另一方面就要开始准备夏收的工作了,洒扫仓廪,倒腾到没有消耗完的陈谷杂粮。在南方地区,这个时候主要栽种各类蔬菜。这个世界的养生以顺应天气变化为主,以补为主,尤其是注意补气血以顺应元阳升发之意。
由于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儿童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会减退,身体也会逐渐消瘦,这就是所谓的“疰夏”。相传,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吃蛋,小孩子胸前挂上煮熟的蛋,就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夏季宜注重养心:
夏季,与暮春相比气温涨幅较大,尤其南方地区已经开始出现温热的气候,一般人常易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好的表现。
而正由于夏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湿热病邪将要盛行,因此身体虚弱之人,特别是部分妇女、儿童,适应能力较差,所以易被湿热侵袭而发生夏季病证。
鸡蛋尤其是茶叶蛋具有健脾养气、利湿清热与增进食欲的功效,陈皮具有顺气健脾、促进消化和清凉败火的作用,因此夏季吃鸡蛋、多喝陈皮茶有养生保健价值。
夏季,自然界的变化是元阳渐盛,阴气渐微,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中医认为,心在五行之中属“火”,为夏季主时之脏,与暑热之气相通,主管人的精神活动。但是因为夏季暑热之气易亢而为邪,反过来扰乱心神,常导致心病,引发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烦躁不安等症状,所以夏季宜注重养心。
夏季时节的饮食养生原则是增酸减苦,以助肝调胃,养心养神。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养神的作用。另外鱼、鸡肉、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番茄等亦可搭配食用。